管理团队_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管理团队/Management team
刘若鹏博士
实验室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博士,超材料领域专家,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创始人、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超材料微波射频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月至今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主要从事新型人工电磁材料(超材料), 复杂渐变材料、等效介质理论与光学变换理论及快速设计算法、大规模复杂人工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实现工艺和方式、射频应用与系统集成
季春霖博士
实验室副主任
美国杜克大学统计科学博士,超材料领域专家,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创始人、副院长。曾任哈佛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贝叶斯统计学和科学计算的研究,并将贝叶斯统计学应用于计算生物学、工程、金融、天文等多个领域。所研究理论主要应用于计算生物学领域、超材料领域(发表Science论文“宽频段隐身地毡”,并列第一作者)和天文领域。随后作为博士后研究员进入哈佛大学统计系继续从事贝叶斯统计模型和计算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将非参统计模型用于中文古文识别。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贝叶斯模型,科学计算和机器学习,特别注重统计科学在超材料技术这一交叉学科中的应用。当前主要任务是在“宽频段隐身地毡”的前期工作基础上,将高效能计算与材料建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大规模计算理论研究有机地融合起来,解决大规模超材料自动化设计与评估和建模与建库等问题。
栾琳博士
学术带头人
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硕士,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创始人、副院长。曾任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医学系与医学中心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子集成与智能“片上实验室”、智能光子门禁系统平台和楼宇自控系统在内的可见光高速通信和超材料技术(Meta-RF)为核心的光子物联网。在光子集成与智能“片上实验室”研究中,对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微液滴操纵技术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已成功加工制作基于砷化镓材料的平面薄膜光探测器,并且将其与数字微流控系统相集成,并成功地检测到了焦棓酸盐-甲醛在双氧水的催化下的发光。
张洋洋博士
学术带头人
英国牛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学院博士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创始人、常务副院长。先后被推选为“深圳市高技术产业评审专家库专家”,被深圳市认定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并入选“广东省科技咨询库专家”、“广东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是荣获第十三届“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核心成员。长期从事基于超材料技术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对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有独到的见解。
学术委员会/Academic Committee
周少雄
 安泰科技,总工程师
 学术委员会主任
才鸿年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委员会委员
刘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
崔铁军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委员会委员
姜勇
 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学术委员会委员
团队结构/Team structure
 平台名称
 博士
 硕士
本科
 其他
特种电磁性能超材料研究平台
7
 3
1
1
超材料电磁调制技术研究平台
7
 5
 4
 1
关键器件开发平台
 9
 4
  10
 0
管理人员
 0
 2
  1
 0
合计
 23
 14
 16
 2
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